欢迎访问必威betway官网入口-官方首页app登录官网

产品类别
相关产品
  • 金灵鉐助磨剂正规检测办法
  • 金隅集团(02009HK)10月15日收盘跌落519%成交113824万港元
  • 淮海实业集团:向“优”向“绿”厚植新质出产力底色
  • 【年中报】华润水泥:2023上半年营收削减245% 净利削减656%
  • 高细粉磨激活矿渣的主要需要注意的几点
  • 涉建材职业含陶瓷、水泥生料、抛釉砖等节能技能配备引荐目录来了!
联系我们
    必威betway官网入口
    手机:13905709367
    邮箱:547763876@qq.com
    地址: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上余兴工六路9号
    网址:www.meiyanmofa.com
水泥六价铬还原剂

冀东水泥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非金属建材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一)结合宏观经济数据与行业指标(如行业总产能、总产销量、总能耗、总排放量等)变化说明行业发展状况、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是否匹配,如公司情况与行业情况存在比较大差异,应当分析原因;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大范围的应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其他民用建筑的建设。水泥具有原材料分布广泛、工程使用效能良好等特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水泥仍将是一种无法替代的建筑材料。由于前期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目前水泥产能过剩的矛盾仍然突出,未来水泥需求将呈现出下行走势,水泥供需会形成新的再平衡。此外,随国家“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水泥行业面临的减排压力严峻,在今后一个时期,加快低效产能退出、严禁新增产能、持续深化结构调整,将是水泥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与路径。

  报告期,公司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和水泥行业效益一下子就下降的压力,深入开展各项降本增效活动,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对生产、采购、费用支出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管控,通过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实施集约化采购、加强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和办法进行降本增效,有效压减了各项费用开支;积极发挥产业布局及优势产能优势,做好保供服务,进一步巩固了核心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全年经营业绩跑赢市场大盘。2022年度,公司销售水泥和熟料8,688万吨,同比降低12.88%;实现营业收入345.44亿元,同比降低4.94%。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相匹配。

  (二)报告期内对行业或公司具体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国家行业管理体制、产业政策及主要法规等变动情况及其具体影响,并说明巳经或计划采取的应对措施;

  2022年,国家产业政策继续聚集“双碳”领域,在能耗、污染物排放目标和举措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深化,主要体现为:

  1.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减排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

  2.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规划》明确要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对风电、光伏、储能、氢能及新能源车领域给予着重关注和支持。量化指标方面,《规划》要求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3.5%。

  3.2022年 2月,发改委等4部门联合印发《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指南》提出引导行业改造升级、加强技术攻关、促进集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逐步加强企业技术和工艺改造升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构建健康发展格局、促进产能置换和淘汰落后产能。

  4.2022年 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完善煤炭市场行情报价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通知》明确了三项重点政策措施:一是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二是完善煤、电价格传导机制;三是健全煤炭价格调控机制,提升供需调节能力,强化市场预期管理,加强市场监管。严禁对合理区间内运行的煤、电价格进行不当干预,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对能效达到基准水平的存量企业和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在建、拟建企业用电不加价,未达到的根据能效水平差距实行阶梯电价,加价电费专项用于支持企业节能减污降碳技术改造。加强煤、电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强化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和反垄断监管,及时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

  5.2022年 4月,生态环境部等3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以建立全国及地方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完善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机制、建立健全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和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机制为重点任务全方面促进绿色发展。

  6.2022年 6月,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方案》要求一体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行动,推动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试点。

  7.2022年6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2025年,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方面提升,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能效显著提升,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明显提高,节能提效工艺技术装备大范围的应用,标准、服务和监督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建材等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8.2022年 7月,工信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总体目标为:“十四五”期间,产业体系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非常明显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

  9.2022年11月,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的主要目标为:“十四五”期间,建材产业体系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持续推广,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降低 3%以上。《方案》提出了强化总量控制、推动原料替代、转换用能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制造 5大类15项重点举措。

  10.2022年11月,工信部发布《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2年版)》,《目录》建材行业节能提效技术中,水泥生料助磨剂技术和节能型低氮燃烧器技术及节能型低碳燃烧器被列入其中。

  在 2022年一系列超低排放加“双碳”政策影响下,高耗能行业转型压力增大。公司研究并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各项政策,通过落实错峰生产、加大节能减碳技术改造及燃料替代等降低碳排放强度,推进绿色低碳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三)针对周期性非金属建材产品(主要指水泥、建筑石材、石灰、石膏及相关制品、玻璃、混凝土等产品,下同),应当披露所在细分行业或基本的产品区域的市场之间的竞争状况、公司的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与劣势等情况;

  公司在水泥行业拥有悠久的文化渊源,中国第一桶水泥、第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第一条国产新型干法水泥示范线均来自公司。公司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水泥制造商,主要市场覆盖京津冀、陕西、东北、内蒙古、山西、重庆等 13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司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先进,定制化服务及保供能力强,有着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与品牌优势,始终处于核心区域市场的引领地位。报告期内,各区域的市场情况如下:

  京津冀区域:公司熟料产能占京津冀区域总产能的50%以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规模优势、矿山资源优势、质量优势、成本优势、品牌优势,处于区域市场领导地位。

  陕西区域:公司在陕西的主要产能位于关中区域,布局咸阳、宝鸡、铜川等地,辐射整个关中市场,该区域经济发展动力足,行业集中度相比来说较高,公司在区域内水泥及骨料产能规模领先,具有规模优势、产品的优点、品牌优势、成本优势,盈利能力较强。

  东北区域:吉林和黑龙江区域行业集中度较高,公司在黑龙江地区拥有东北地区单体顶级规模的先进生产线,位于吉林区域的吉林环保和磐石公司具备拥有协同处置生产线,产业链完整;公司在吉林和黑龙江区域生产线规模和成本优势显著,竞争力强。辽宁区域行业集中度偏低,公司在该区域的产能占比也相对较低。

  内蒙古区域:公司在内蒙古区域既有石灰石熟料生产线,也有电石渣熟料生产线,规模位居区域第二;公司所属企业电石渣熟料生产线年度,内蒙古公司获得巨金山石灰石矿采矿权,公司在内蒙古区域的竞争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山西区域:公司在晋北、晋中、晋南一直在优化产业布局,产能规模位居区域第一,市场秩序持续改善,公司在山西省有规模、区位、成本和品牌优势,竞争优势强。

  重庆区域:公司所属企业围绕重庆主城、渝西核心市场布局,向外辐射四川东部、南部地区,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品牌优势。

  (四)结合披露的宏观环境、行业特性、消费需求及原材料等信息,详细说明公司生产经营所处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等特征;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用途广泛,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尚无成熟的广泛使用的替代品。水泥行业属于投资拉动型的行业,其需求大多数来源于基建、房地产、农村,因此水泥行业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行业和农村建设紧密相关,周期性发展规律明显。

  水泥行业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由于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北方冬季、南方雨季影响施工环境致使需求减少,属于水泥行业的淡季,销量相对下降。公司及所属子公司主要处于北方地区,受季节影响,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为公司的销售淡季,公司的经营业绩呈季节性波动。

  水泥企业一般选址于靠近石灰石资源的地区,在地理位置布局上受到局限,另外,由于水泥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单价低,消化运输成本的能力较弱,具有一定的运输半径,公路经济运输半径一般不超过200公里,铁路运输经济半径一般在200-400公里,水路运输经济半径一般在600-1000公里。受石灰石资源和运输成本的制约,水泥产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五)主要产销模式,并列表说明不同销售区域或者细分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等经营性指标情况,并披露该等指标的同比变动情况,以及在主要销售区域或者细分产品的毛利率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公司产销模式以自产自销为主,根据销售对象的不同,建立了以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营销体系,并实施线上电商销售。

  (六)针对周期性非金属建材产品,应当披露有关产品的产能、产能利用率、成品率(如适用),以及在建产能及其投资建设情况等。鼓励公司结合市场供求情况,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下一年度的产能利用率调整计划;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熟料产能1.10亿吨,2022年度产能发挥率约69.95%;水泥产能1.76亿吨,2022年度产能发挥率约48.94%;骨料产能6200万吨,2022年度产能发挥率约54.71%(以上为统计口径计算)。

  (七)基本的产品的原材料和能源及其供应情况,报告期内主要原材科和能源的价格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的,应当披露其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公司主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石灰石、冶金废渣与电厂排废,其中石灰石主要由公司自有矿山供应,少部分外采石灰石价格基本平稳;各型号水泥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对冶金废渣和电厂排废进行消化以此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冶金废渣与电厂排废由各企业向周边电厂、钢铁厂直采,价格平稳。公司主产品的主要能源为煤炭与电力,报告期内,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外购电价格同比上涨,致使主产品成本大幅度增长。为降低煤炭和电力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逐步加强生产运行管理,通过加大燃料替代、进行节能降耗技改、提高长协煤采购量、峰谷错峰生产等措施,缓解了成本上涨的压力,保障了公司稳定生产运营。

  公司及子公司的主体业务为生产和销售水泥熟料、各类硅酸盐水泥和与水泥相关的建材产品,同时涵盖砂石骨料、环保、矿粉、外加剂等产业(业务)。

  公司是国家重点支持水泥结构调整的12家大型水泥公司集团之一、中国北方最大的水泥制造商。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年熟料产能1.10亿吨,水泥产能1.76亿吨,主要市场覆盖河北、北京、天津、陕西、山西、内蒙古、吉林、重庆、河南等 13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司在北方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显著,水泥产能位列国内水泥制造企业第三名。

  公司以“盾石”、“BBMG”和“金隅”牌硅酸盐水泥为主流产品,这中间还包括:中标、英标、美标等通用硅酸盐水泥,道路、核电、油井、博格板超早强等专用水泥,中热/低热、抗硫酸盐等特种水泥,三个系列几十个品种,大范围的应用于高速公路、水电大坝、铁路、机场和高层建筑等各类建筑工程。“盾石”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BBMG”、“金隅”商标享有较高的声誉。

  公司依据子公司所处地理位置及业务特点,建立区域考核单元,采取以总部为投资中心和战略管控中心、考核单元为利润中心、各子公司为成本中心的运营管控模式;根据水泥产品的销售特点,建立区域营销公司,根据销售对象的不同,建立了以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营销体系;公司根据规模采购优势结合资源区位分布的特点,大宗原燃材料采取使用集招集采和集招分采相结合的采购方式;公司资金集中管控。

  公司业绩的大多数来自为水泥及熟料的生产和销售、危废固废处置、骨料的生产和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客户导向、聚能升级”理念,做好保供服务,市场之间的竞争能力及行业引领力逐步提升;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成果显著。但是受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持续加大及房地产行业下行等因素影响,公司水泥和熟料综合销量同比下降;同时,受煤炭等主要原燃材料价格同比大面积上涨影响,水泥和熟料成本同比上升。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水泥和熟料共计8,688万吨,同比降低12.88%;实现营业收入345.44亿元,同比降低4.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8亿元,同比降低51.69%。

  公司水泥熟料产能规模位居行业第三名,是国家重点支持水泥结构调整的12家大型水泥公司集团之一、中国北方最大的水泥产业集团,经过 40多年的发展,公司在产能布局、资源储备、环保及环保产业、品牌影响力、成本管控、智能化管理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优势,具体如下:

  公司是北方最大的水泥产业集团,熟料产能1.10亿吨、水泥产能1.76亿吨,公司水泥熟料生产线规模合理,运行质量高,生产线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所布局的区域形成了规模上的比较优势并拥有接续保供大工程、大客户的能力,尤其在京津冀地区,产能占比超过50%,市场占有率较高、市场线.资源优势

  公司所属水泥及砂石骨料企业均靠近公司自备的石灰石及骨料矿山,公司已获得的石灰石资源、建筑石料用灰岩和白云岩储量大,丰富的矿山资源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通过前期加大环保投入和后期加快工艺、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推动环境保护管理五级责任体系建立,继续全方面开展行业内独创的生态环境标准化建设工作等方式,不断强化环保内部管控,加强环境监管落实力度,所属企业污染物排放均符合或优于国家及区域标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累计达到31家、国家绿色矿山24家、省级绿色矿山20家,公司所有规模以上生产矿山均已达到省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公司以“城市净化器、政府好帮手”为理念,依托红树林公司全力发展环保产业,全力推动合乎条件的水泥熟料企业转型升级,高速推进京津冀、山西、陕西等 13个省市以水泥窑协同处置为主的环保项目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一直更新升级,进一步强化覆盖41类工业危废、市政污泥、生活垃圾、飞灰、污染土壤等多方面的综合固废处置能力。同时,参与包括《水泥窑协同处置固态废料技术规范》(GB30760)《水泥窑协同处置固态废料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662)《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预处理产品水洗氯化物》(T/CCAS010-2019)在内的 10项国家、行业、区域标准的编制,将公司丰富的管理模式、经验推广到全行业,奠定公司行业地位的同时,形成了公司在环保产业方面的独特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危固废处置能力达到525万吨/年,其中,23家附属企业组织危险废物处置,处置能力123万吨/年;21家附属企业组织生活污泥处置,处置能力155万吨/年;8家附属企业组织生活垃圾处置,处置能力86万吨/年;6家附属企业组织污染土处置,处置能力46万吨/年;1家附属企业组织建筑垃圾处置,处置能力100万吨/年,5家附属企业组织其它一般固废处置,处置能力15万吨/年。

  公司产品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客户认可度,在区域内高端水泥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盾石”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获得“BBMG”及“金隅”品牌的无偿使用权,形成“盾石”和“BBMG”、“金隅”多品牌对市场的覆盖,水泥产品大范围的使用在公路、铁路、水利、机场等重点项目建设。

  面对市场需求下滑、能耗双控、煤价大面积上涨等因素,公司秉承精益运营主线,强化系统管控,以“三降一减一提升”和“培优”为管理抓手,提高精益管理上的水准,夯实成本优势,逐步的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节能增效,全方面实施《生产技术提升三年规划》,整合专业方面技术资源,持续推进节能降耗改造工作,单耗水平持续降低;发挥集采规模优势,优化煤炭采购渠道,加大长协煤和中低热值煤采购使用比例,采购成本得到一定效果控降。

  公司统筹推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慧管理、IT基础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加快智能工厂推广建设;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加快数字与经营管理的融合,试点上线财务共享中心、搭建招采平台、实行数字化仓储,智慧运营数字化能力逐步提升;围绕“云-边-端”一体规划,通过打造数字孪生模型、形成设备物联、收集资产数据等举措,实现工业互联应用在质量、能源环保、视频安全等场景的全覆盖,利用 AI、5G、无人驾驶、机器人新技术,落地多个无人化创新场景。

  公司坚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培养造就了一批综合素养好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素质一流的高级专业方面技术人才队伍, 建设了一支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优秀年轻骨干人才梯队;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高位谋划人才工作,优化聚才方法,拓宽引才渠道,通过市场化选聘方式,加大急需人才、专业人才和高品质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有利的人才支撑;不断深化政策机制创新,聚焦企业战略发展要点以及关键核心人才激励机制,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逐步优化人才结构,统筹推进管理人才、专业方面技术人才、操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报告期,公司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公司人才的比较优势。

  2022年,公司销售水泥和熟料共计8,688万吨,同比降低12.88%;实现营业收入345.44亿元,同比降低4.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8亿元,同比降低51.69%。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整合发展、契合发展、创新发展、高水平发展”战略理念,持续推动“低碳化、智能化、融合化、服务化”落地,成功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了公司稳健运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深入贯彻大营销战略,稳定核心市场。公司通过加强资源调配、跨区域联动、优化整合内部机构等举措,构建战略目标统一、责任分工清晰、产销关系顺畅的大营销体系,高效运行产销会商机制,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深化“客户导向、聚能升级”理念,持续加大产品研究开发力度,提供实现用户需求的特种水泥与定制骨料,逐步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大企业引领作用,推动行业刚性错峰、精准错峰、联动错峰,深化行业生态建设。

  (2)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公司强化生产组织现场管理,系统治理跑冒滴漏,完成部分高耗能篦冷机、预热器、粉磨系统节能降耗改造,主机设备故障停机率、熟料综合煤耗及电耗持续降低,生产运行质量大幅度的提高;发挥集采规模优势,优化煤炭和备件辅材采购渠道,加大长协煤和中低热值煤采购使用比例,有效降控采购成本;优化融资渠道,提升直融份额,在有息负债总金额同比增加的情况下实现平均融资成本下降。

  (3)加快完善创新体系,助推低碳化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拓展“政产学研用金服”生态圈,成立多家重点企业研发创新中心,实现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围绕减污降碳目标,加大燃料替代、超低排放等课题攻关,高效转化科技成果,公司熟料生产线综合能耗全部优于能效基准水平,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

  (4)持续聚焦主业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公司优化产业布局,完成山西环保的股权收购,在山西省内产线布局更完善,市场占有率跃居第一;完成磐石建材产业园项目土建工程及主机设施安装,绿色建材产业园雏形初显;进一步延伸骨料产业链,完成铜川公司、磐石公司、焦作新材骨料项目建设,新增骨料产能1300万吨;稳步提升环保产业多元化服务能力,完成河北、山西等区域10余个环保处置项目建设,新增危(固)废处置能力57万吨,废弃物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建筑材料,大范围的应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其他民用建筑的建设。同时,由于水泥具有原材料分布广泛、工程使用效能良好等特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水泥仍将是一种无法替代的建筑材料。

  2023年,经济工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水平发展合力。2023年房地产行业有望触底企稳,预计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同比降幅均有所收窄,但整体房地产下行的态势仍将持续;随着基建项目投融资堵点进一步打通,2023年基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23年全年水泥需求与2022年度相比基本持平,需求呈现前低后高、前弱后强的特点。

  国家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提振发展信心的五大重点任务之首,持续释放经济稳步的增长潜力,将进一步拉动水泥等建材及其相关行业市场需求。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十四五”规划项目落地实施,战略布局一直在优化,优势水泥产能规模和比重稳步提升,骨料等上下游产业布局以及建材园区建设将逐步提升水泥产业链优势。此外,随着水泥行业运行进入平台期,市场整合机会增多,有利于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提升产业集中度。公司作为北方水泥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拥有规模、布局、资源、技术、装备、管理和人才优势,将在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地推进行业并购整合、产能置换、产业链的延伸、绿色产业园和智能工厂建设,为公司持续做优、做强、做大夯实发展基础。

  2022年度,公司销售水泥和熟料8,688万吨,同比降低12.88%;实现营业收入345.44亿元,同比降低4.94%,较2022年初计划的380亿元减少34.5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8亿元,同比降低51.69%。

  2023年,公司围绕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型、环保型、服务型建材产业集团”的战略定位,坚持“低碳化、智能化、融合化、服务化”发展趋势,聚焦高水平发展第一个任务,正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统筹推进管理提升、动力变革、产业提质等工作,全力开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计划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0亿元。

  (1)聚焦目标发力,强化统筹布局,奋力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坚持“一区一策”与“一企一策”相结合,分区、分企实施经营销售的策略,深入推动数字营销战略,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加强与大集团的沟通对话和协调联动,引领行业自律,推进刚性错峰、精准错峰;持续强化“三降一减一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完善降本增效长效机制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统筹采购资源,提高规模采购优势,推进集采制度化、体系化运作,形成总部、区域集采,企业落地管理的全业务链条。

  (2)聚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全力积蓄跨越发展新势能。升级“培优”工程,对标世界一流,持续优化管理机制,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推广应用”的发展思路,加快创新型领军企业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示范基地创建;加大科学技术创新资源投入,持续优化用能结构转换,加大新能源项目布局,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使用,实现从源头、过程到终端全链条降碳。

  (3)聚焦产业提质,强化协同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主业做强做优做大,深化与大企业战略合作,优化核心区域、重点区域产业布局,提升优势产能比重;围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拓展骨料产业,推动产业园区的布局;提高环保产业竞争力,整合内外部环保资源,构建研发技术、处置技术和业务统领多样化的产业体系。

  1.公司所处水泥行业与宏观经济运作情况紧密关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市场等因素对公司发展影响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及经济稳步的增长放缓,将对公司长远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重视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对影响水泥行业需求的有关政策及因素做多元化的分析和研究,完善经营销售的策略,降低单一、局部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努力提升市场份额。

  2.国家已明白准确地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随着“双碳”政策的持续发力,水泥行业将受到落后产能加速淘汰、煤电减量、能源双控、运输结构调整等产业政策的多重冲击,公司业绩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重视政策变化和行业动态,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低碳化、高端化迈进,积极探索节能减排降碳的新举措,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通过产能置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原燃料替代率等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推进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应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3.煤炭和电力成本在熟料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中占比较高,2021年以来,原煤价格居高不下;2021年10月15日起国家放开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及上下浮动范围,且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水泥企业用电成本上涨。煤电价格持续上涨已造成公司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若煤炭价格长期保持高位或持续上涨、电力紧缺频发致电价上涨,由此造成的成本上涨无法传导至产品价格,则会对公司盈利产生一定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深化与大型煤企的战略合作,深度推进采购集约化管理,提升长协与优质渠道增量,提高长协渠道兑现率,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原燃材料的品质;坚持推进节能降耗技改,进一步提升生产线精细化操作水平,一直在优化煤、电消耗指标,降低煤、电使用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4.公司主要产能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连续或不定期的环保限产和错峰停产对水泥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充分的发挥大企业优势和规模效应,提前进行熟料储备和区域间熟料调拨等计划和部署,确保满足市场合理需求;同时,公司在错峰生产改善供需关系的背景下,提前谋划制定经营销售的策略,紧密跟踪市场启动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水泥销售价格,保证公司利益最大化。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冀东水泥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产品详情

冀东水泥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非金属建材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一)结合宏观经济数据与行业指标(如行业总产能、总产销量、总能耗、总排放量等)变化说明行业发展状况、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是否匹配,如公司情况与行业情况存在比较大差异,应当分析原因;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大范围的应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其他民用建筑的建设。水泥具有原材料分布广泛、工程使用效能良好等特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水泥仍将是一种无法替代的建筑材料。由于前期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目前水泥产能过剩的矛盾仍然突出,未来水泥需求将呈现出下行走势,水泥供需会形成新的再平衡。此外,随国家“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水泥行业面临的减排压力严峻,在今后一个时期,加快低效产能退出、严禁新增产能、持续深化结构调整,将是水泥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与路径。

  报告期,公司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和水泥行业效益一下子就下降的压力,深入开展各项降本增效活动,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对生产、采购、费用支出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管控,通过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实施集约化采购、加强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和办法进行降本增效,有效压减了各项费用开支;积极发挥产业布局及优势产能优势,做好保供服务,进一步巩固了核心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全年经营业绩跑赢市场大盘。2022年度,公司销售水泥和熟料8,688万吨,同比降低12.88%;实现营业收入345.44亿元,同比降低4.94%。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相匹配。

  (二)报告期内对行业或公司具体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国家行业管理体制、产业政策及主要法规等变动情况及其具体影响,并说明巳经或计划采取的应对措施;

  2022年,国家产业政策继续聚集“双碳”领域,在能耗、污染物排放目标和举措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深化,主要体现为:

  1.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减排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

  2.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规划》明确要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对风电、光伏、储能、氢能及新能源车领域给予着重关注和支持。量化指标方面,《规划》要求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3.5%。

  3.2022年 2月,发改委等4部门联合印发《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指南》提出引导行业改造升级、加强技术攻关、促进集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逐步加强企业技术和工艺改造升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构建健康发展格局、促进产能置换和淘汰落后产能。

  4.2022年 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完善煤炭市场行情报价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通知》明确了三项重点政策措施:一是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二是完善煤、电价格传导机制;三是健全煤炭价格调控机制,提升供需调节能力,强化市场预期管理,加强市场监管。严禁对合理区间内运行的煤、电价格进行不当干预,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对能效达到基准水平的存量企业和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在建、拟建企业用电不加价,未达到的根据能效水平差距实行阶梯电价,加价电费专项用于支持企业节能减污降碳技术改造。加强煤、电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强化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和反垄断监管,及时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

  5.2022年 4月,生态环境部等3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以建立全国及地方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完善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机制、建立健全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和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机制为重点任务全方面促进绿色发展。

  6.2022年 6月,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方案》要求一体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行动,推动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试点。

  7.2022年6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2025年,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方面提升,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能效显著提升,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明显提高,节能提效工艺技术装备大范围的应用,标准、服务和监督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建材等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8.2022年 7月,工信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总体目标为:“十四五”期间,产业体系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非常明显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

  9.2022年11月,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的主要目标为:“十四五”期间,建材产业体系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持续推广,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降低 3%以上。《方案》提出了强化总量控制、推动原料替代、转换用能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制造 5大类15项重点举措。

  10.2022年11月,工信部发布《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2年版)》,《目录》建材行业节能提效技术中,水泥生料助磨剂技术和节能型低氮燃烧器技术及节能型低碳燃烧器被列入其中。

  在 2022年一系列超低排放加“双碳”政策影响下,高耗能行业转型压力增大。公司研究并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各项政策,通过落实错峰生产、加大节能减碳技术改造及燃料替代等降低碳排放强度,推进绿色低碳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三)针对周期性非金属建材产品(主要指水泥、建筑石材、石灰、石膏及相关制品、玻璃、混凝土等产品,下同),应当披露所在细分行业或基本的产品区域的市场之间的竞争状况、公司的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与劣势等情况;

  公司在水泥行业拥有悠久的文化渊源,中国第一桶水泥、第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第一条国产新型干法水泥示范线均来自公司。公司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水泥制造商,主要市场覆盖京津冀、陕西、东北、内蒙古、山西、重庆等 13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司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先进,定制化服务及保供能力强,有着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与品牌优势,始终处于核心区域市场的引领地位。报告期内,各区域的市场情况如下:

  京津冀区域:公司熟料产能占京津冀区域总产能的50%以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规模优势、矿山资源优势、质量优势、成本优势、品牌优势,处于区域市场领导地位。

  陕西区域:公司在陕西的主要产能位于关中区域,布局咸阳、宝鸡、铜川等地,辐射整个关中市场,该区域经济发展动力足,行业集中度相比来说较高,公司在区域内水泥及骨料产能规模领先,具有规模优势、产品的优点、品牌优势、成本优势,盈利能力较强。

  东北区域:吉林和黑龙江区域行业集中度较高,公司在黑龙江地区拥有东北地区单体顶级规模的先进生产线,位于吉林区域的吉林环保和磐石公司具备拥有协同处置生产线,产业链完整;公司在吉林和黑龙江区域生产线规模和成本优势显著,竞争力强。辽宁区域行业集中度偏低,公司在该区域的产能占比也相对较低。

  内蒙古区域:公司在内蒙古区域既有石灰石熟料生产线,也有电石渣熟料生产线,规模位居区域第二;公司所属企业电石渣熟料生产线年度,内蒙古公司获得巨金山石灰石矿采矿权,公司在内蒙古区域的竞争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山西区域:公司在晋北、晋中、晋南一直在优化产业布局,产能规模位居区域第一,市场秩序持续改善,公司在山西省有规模、区位、成本和品牌优势,竞争优势强。

  重庆区域:公司所属企业围绕重庆主城、渝西核心市场布局,向外辐射四川东部、南部地区,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品牌优势。

  (四)结合披露的宏观环境、行业特性、消费需求及原材料等信息,详细说明公司生产经营所处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等特征;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用途广泛,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尚无成熟的广泛使用的替代品。水泥行业属于投资拉动型的行业,其需求大多数来源于基建、房地产、农村,因此水泥行业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行业和农村建设紧密相关,周期性发展规律明显。

  水泥行业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由于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北方冬季、南方雨季影响施工环境致使需求减少,属于水泥行业的淡季,销量相对下降。公司及所属子公司主要处于北方地区,受季节影响,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为公司的销售淡季,公司的经营业绩呈季节性波动。

  水泥企业一般选址于靠近石灰石资源的地区,在地理位置布局上受到局限,另外,由于水泥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单价低,消化运输成本的能力较弱,具有一定的运输半径,公路经济运输半径一般不超过200公里,铁路运输经济半径一般在200-400公里,水路运输经济半径一般在600-1000公里。受石灰石资源和运输成本的制约,水泥产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五)主要产销模式,并列表说明不同销售区域或者细分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等经营性指标情况,并披露该等指标的同比变动情况,以及在主要销售区域或者细分产品的毛利率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公司产销模式以自产自销为主,根据销售对象的不同,建立了以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营销体系,并实施线上电商销售。

  (六)针对周期性非金属建材产品,应当披露有关产品的产能、产能利用率、成品率(如适用),以及在建产能及其投资建设情况等。鼓励公司结合市场供求情况,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下一年度的产能利用率调整计划;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熟料产能1.10亿吨,2022年度产能发挥率约69.95%;水泥产能1.76亿吨,2022年度产能发挥率约48.94%;骨料产能6200万吨,2022年度产能发挥率约54.71%(以上为统计口径计算)。

  (七)基本的产品的原材料和能源及其供应情况,报告期内主要原材科和能源的价格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的,应当披露其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公司主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石灰石、冶金废渣与电厂排废,其中石灰石主要由公司自有矿山供应,少部分外采石灰石价格基本平稳;各型号水泥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对冶金废渣和电厂排废进行消化以此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冶金废渣与电厂排废由各企业向周边电厂、钢铁厂直采,价格平稳。公司主产品的主要能源为煤炭与电力,报告期内,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外购电价格同比上涨,致使主产品成本大幅度增长。为降低煤炭和电力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逐步加强生产运行管理,通过加大燃料替代、进行节能降耗技改、提高长协煤采购量、峰谷错峰生产等措施,缓解了成本上涨的压力,保障了公司稳定生产运营。

  公司及子公司的主体业务为生产和销售水泥熟料、各类硅酸盐水泥和与水泥相关的建材产品,同时涵盖砂石骨料、环保、矿粉、外加剂等产业(业务)。

  公司是国家重点支持水泥结构调整的12家大型水泥公司集团之一、中国北方最大的水泥制造商。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年熟料产能1.10亿吨,水泥产能1.76亿吨,主要市场覆盖河北、北京、天津、陕西、山西、内蒙古、吉林、重庆、河南等 13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司在北方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显著,水泥产能位列国内水泥制造企业第三名。

  公司以“盾石”、“BBMG”和“金隅”牌硅酸盐水泥为主流产品,这中间还包括:中标、英标、美标等通用硅酸盐水泥,道路、核电、油井、博格板超早强等专用水泥,中热/低热、抗硫酸盐等特种水泥,三个系列几十个品种,大范围的应用于高速公路、水电大坝、铁路、机场和高层建筑等各类建筑工程。“盾石”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BBMG”、“金隅”商标享有较高的声誉。

  公司依据子公司所处地理位置及业务特点,建立区域考核单元,采取以总部为投资中心和战略管控中心、考核单元为利润中心、各子公司为成本中心的运营管控模式;根据水泥产品的销售特点,建立区域营销公司,根据销售对象的不同,建立了以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营销体系;公司根据规模采购优势结合资源区位分布的特点,大宗原燃材料采取使用集招集采和集招分采相结合的采购方式;公司资金集中管控。

  公司业绩的大多数来自为水泥及熟料的生产和销售、危废固废处置、骨料的生产和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客户导向、聚能升级”理念,做好保供服务,市场之间的竞争能力及行业引领力逐步提升;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成果显著。但是受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持续加大及房地产行业下行等因素影响,公司水泥和熟料综合销量同比下降;同时,受煤炭等主要原燃材料价格同比大面积上涨影响,水泥和熟料成本同比上升。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水泥和熟料共计8,688万吨,同比降低12.88%;实现营业收入345.44亿元,同比降低4.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8亿元,同比降低51.69%。

  公司水泥熟料产能规模位居行业第三名,是国家重点支持水泥结构调整的12家大型水泥公司集团之一、中国北方最大的水泥产业集团,经过 40多年的发展,公司在产能布局、资源储备、环保及环保产业、品牌影响力、成本管控、智能化管理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优势,具体如下:

  公司是北方最大的水泥产业集团,熟料产能1.10亿吨、水泥产能1.76亿吨,公司水泥熟料生产线规模合理,运行质量高,生产线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所布局的区域形成了规模上的比较优势并拥有接续保供大工程、大客户的能力,尤其在京津冀地区,产能占比超过50%,市场占有率较高、市场线.资源优势

  公司所属水泥及砂石骨料企业均靠近公司自备的石灰石及骨料矿山,公司已获得的石灰石资源、建筑石料用灰岩和白云岩储量大,丰富的矿山资源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通过前期加大环保投入和后期加快工艺、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推动环境保护管理五级责任体系建立,继续全方面开展行业内独创的生态环境标准化建设工作等方式,不断强化环保内部管控,加强环境监管落实力度,所属企业污染物排放均符合或优于国家及区域标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累计达到31家、国家绿色矿山24家、省级绿色矿山20家,公司所有规模以上生产矿山均已达到省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公司以“城市净化器、政府好帮手”为理念,依托红树林公司全力发展环保产业,全力推动合乎条件的水泥熟料企业转型升级,高速推进京津冀、山西、陕西等 13个省市以水泥窑协同处置为主的环保项目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一直更新升级,进一步强化覆盖41类工业危废、市政污泥、生活垃圾、飞灰、污染土壤等多方面的综合固废处置能力。同时,参与包括《水泥窑协同处置固态废料技术规范》(GB30760)《水泥窑协同处置固态废料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662)《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预处理产品水洗氯化物》(T/CCAS010-2019)在内的 10项国家、行业、区域标准的编制,将公司丰富的管理模式、经验推广到全行业,奠定公司行业地位的同时,形成了公司在环保产业方面的独特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危固废处置能力达到525万吨/年,其中,23家附属企业组织危险废物处置,处置能力123万吨/年;21家附属企业组织生活污泥处置,处置能力155万吨/年;8家附属企业组织生活垃圾处置,处置能力86万吨/年;6家附属企业组织污染土处置,处置能力46万吨/年;1家附属企业组织建筑垃圾处置,处置能力100万吨/年,5家附属企业组织其它一般固废处置,处置能力15万吨/年。

  公司产品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客户认可度,在区域内高端水泥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盾石”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获得“BBMG”及“金隅”品牌的无偿使用权,形成“盾石”和“BBMG”、“金隅”多品牌对市场的覆盖,水泥产品大范围的使用在公路、铁路、水利、机场等重点项目建设。

  面对市场需求下滑、能耗双控、煤价大面积上涨等因素,公司秉承精益运营主线,强化系统管控,以“三降一减一提升”和“培优”为管理抓手,提高精益管理上的水准,夯实成本优势,逐步的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节能增效,全方面实施《生产技术提升三年规划》,整合专业方面技术资源,持续推进节能降耗改造工作,单耗水平持续降低;发挥集采规模优势,优化煤炭采购渠道,加大长协煤和中低热值煤采购使用比例,采购成本得到一定效果控降。

  公司统筹推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慧管理、IT基础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加快智能工厂推广建设;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加快数字与经营管理的融合,试点上线财务共享中心、搭建招采平台、实行数字化仓储,智慧运营数字化能力逐步提升;围绕“云-边-端”一体规划,通过打造数字孪生模型、形成设备物联、收集资产数据等举措,实现工业互联应用在质量、能源环保、视频安全等场景的全覆盖,利用 AI、5G、无人驾驶、机器人新技术,落地多个无人化创新场景。

  公司坚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培养造就了一批综合素养好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素质一流的高级专业方面技术人才队伍, 建设了一支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优秀年轻骨干人才梯队;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高位谋划人才工作,优化聚才方法,拓宽引才渠道,通过市场化选聘方式,加大急需人才、专业人才和高品质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有利的人才支撑;不断深化政策机制创新,聚焦企业战略发展要点以及关键核心人才激励机制,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逐步优化人才结构,统筹推进管理人才、专业方面技术人才、操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报告期,公司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公司人才的比较优势。

  2022年,公司销售水泥和熟料共计8,688万吨,同比降低12.88%;实现营业收入345.44亿元,同比降低4.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8亿元,同比降低51.69%。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整合发展、契合发展、创新发展、高水平发展”战略理念,持续推动“低碳化、智能化、融合化、服务化”落地,成功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了公司稳健运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深入贯彻大营销战略,稳定核心市场。公司通过加强资源调配、跨区域联动、优化整合内部机构等举措,构建战略目标统一、责任分工清晰、产销关系顺畅的大营销体系,高效运行产销会商机制,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深化“客户导向、聚能升级”理念,持续加大产品研究开发力度,提供实现用户需求的特种水泥与定制骨料,逐步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大企业引领作用,推动行业刚性错峰、精准错峰、联动错峰,深化行业生态建设。

  (2)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公司强化生产组织现场管理,系统治理跑冒滴漏,完成部分高耗能篦冷机、预热器、粉磨系统节能降耗改造,主机设备故障停机率、熟料综合煤耗及电耗持续降低,生产运行质量大幅度的提高;发挥集采规模优势,优化煤炭和备件辅材采购渠道,加大长协煤和中低热值煤采购使用比例,有效降控采购成本;优化融资渠道,提升直融份额,在有息负债总金额同比增加的情况下实现平均融资成本下降。

  (3)加快完善创新体系,助推低碳化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拓展“政产学研用金服”生态圈,成立多家重点企业研发创新中心,实现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围绕减污降碳目标,加大燃料替代、超低排放等课题攻关,高效转化科技成果,公司熟料生产线综合能耗全部优于能效基准水平,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

  (4)持续聚焦主业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公司优化产业布局,完成山西环保的股权收购,在山西省内产线布局更完善,市场占有率跃居第一;完成磐石建材产业园项目土建工程及主机设施安装,绿色建材产业园雏形初显;进一步延伸骨料产业链,完成铜川公司、磐石公司、焦作新材骨料项目建设,新增骨料产能1300万吨;稳步提升环保产业多元化服务能力,完成河北、山西等区域10余个环保处置项目建设,新增危(固)废处置能力57万吨,废弃物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建筑材料,大范围的应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其他民用建筑的建设。同时,由于水泥具有原材料分布广泛、工程使用效能良好等特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水泥仍将是一种无法替代的建筑材料。

  2023年,经济工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水平发展合力。2023年房地产行业有望触底企稳,预计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同比降幅均有所收窄,但整体房地产下行的态势仍将持续;随着基建项目投融资堵点进一步打通,2023年基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23年全年水泥需求与2022年度相比基本持平,需求呈现前低后高、前弱后强的特点。

  国家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提振发展信心的五大重点任务之首,持续释放经济稳步的增长潜力,将进一步拉动水泥等建材及其相关行业市场需求。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十四五”规划项目落地实施,战略布局一直在优化,优势水泥产能规模和比重稳步提升,骨料等上下游产业布局以及建材园区建设将逐步提升水泥产业链优势。此外,随着水泥行业运行进入平台期,市场整合机会增多,有利于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提升产业集中度。公司作为北方水泥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拥有规模、布局、资源、技术、装备、管理和人才优势,将在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地推进行业并购整合、产能置换、产业链的延伸、绿色产业园和智能工厂建设,为公司持续做优、做强、做大夯实发展基础。

  2022年度,公司销售水泥和熟料8,688万吨,同比降低12.88%;实现营业收入345.44亿元,同比降低4.94%,较2022年初计划的380亿元减少34.5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8亿元,同比降低51.69%。

  2023年,公司围绕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型、环保型、服务型建材产业集团”的战略定位,坚持“低碳化、智能化、融合化、服务化”发展趋势,聚焦高水平发展第一个任务,正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统筹推进管理提升、动力变革、产业提质等工作,全力开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计划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0亿元。

  (1)聚焦目标发力,强化统筹布局,奋力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坚持“一区一策”与“一企一策”相结合,分区、分企实施经营销售的策略,深入推动数字营销战略,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加强与大集团的沟通对话和协调联动,引领行业自律,推进刚性错峰、精准错峰;持续强化“三降一减一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完善降本增效长效机制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统筹采购资源,提高规模采购优势,推进集采制度化、体系化运作,形成总部、区域集采,企业落地管理的全业务链条。

  (2)聚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全力积蓄跨越发展新势能。升级“培优”工程,对标世界一流,持续优化管理机制,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推广应用”的发展思路,加快创新型领军企业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示范基地创建;加大科学技术创新资源投入,持续优化用能结构转换,加大新能源项目布局,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使用,实现从源头、过程到终端全链条降碳。

  (3)聚焦产业提质,强化协同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主业做强做优做大,深化与大企业战略合作,优化核心区域、重点区域产业布局,提升优势产能比重;围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拓展骨料产业,推动产业园区的布局;提高环保产业竞争力,整合内外部环保资源,构建研发技术、处置技术和业务统领多样化的产业体系。

  1.公司所处水泥行业与宏观经济运作情况紧密关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市场等因素对公司发展影响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及经济稳步的增长放缓,将对公司长远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重视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对影响水泥行业需求的有关政策及因素做多元化的分析和研究,完善经营销售的策略,降低单一、局部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努力提升市场份额。

  2.国家已明白准确地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随着“双碳”政策的持续发力,水泥行业将受到落后产能加速淘汰、煤电减量、能源双控、运输结构调整等产业政策的多重冲击,公司业绩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重视政策变化和行业动态,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低碳化、高端化迈进,积极探索节能减排降碳的新举措,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通过产能置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原燃料替代率等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推进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应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3.煤炭和电力成本在熟料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中占比较高,2021年以来,原煤价格居高不下;2021年10月15日起国家放开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及上下浮动范围,且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水泥企业用电成本上涨。煤电价格持续上涨已造成公司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若煤炭价格长期保持高位或持续上涨、电力紧缺频发致电价上涨,由此造成的成本上涨无法传导至产品价格,则会对公司盈利产生一定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深化与大型煤企的战略合作,深度推进采购集约化管理,提升长协与优质渠道增量,提高长协渠道兑现率,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原燃材料的品质;坚持推进节能降耗技改,进一步提升生产线精细化操作水平,一直在优化煤、电消耗指标,降低煤、电使用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4.公司主要产能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连续或不定期的环保限产和错峰停产对水泥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充分的发挥大企业优势和规模效应,提前进行熟料储备和区域间熟料调拨等计划和部署,确保满足市场合理需求;同时,公司在错峰生产改善供需关系的背景下,提前谋划制定经营销售的策略,紧密跟踪市场启动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水泥销售价格,保证公司利益最大化。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冀东水泥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发送询盘